初级会计实务 Junior Accounting Practice

入门即放弃。

会计人职业规划

职称

  • 初级:会、经(1年2科)——入门必备
  • 中级:会财经(2年3科)——会计标配
  • 高级:会+评(2年1科)——职称顶配

执业

  • 税务师(5年5科)
  • 注册会计师:会、财、审、经、税、战(5年6科)——市场顶配

会计概述

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

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以提供经济信息和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主要目的的经济活动。

职能(2+3,2基3拓):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作为“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的会计,具有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功能。

  • 核算职能: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 监督职能: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 真实性审查:核算是否根据实际发生的经纪业务
    • 合法性审查:经纪业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 合理性审查:财务收支是否符合财务收支计划
  • 两者关系: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目标: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经营成果(利润表)和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四大假设

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和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四个假设。

  • 会计主体: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 持续经营:指在可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 会计分期: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月、季、半——中期,年;会计年度——公历1.1-12.31)(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 货币计量: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人民币)

会计两大基础

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而非实际收支作为确认的标准。(权责为限,应该与否)
  •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指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见钱眼开)
  • 企业: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会计——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收付实现制

会计八大信息质量要求

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相重三可谨及实)

  •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 相关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作出评价,对未来的情况做出预测;
  • 可理解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 可比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保证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纵向)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横向)可比;
  • 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 重要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性质和金额)
  • 谨慎性: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不应低估负债或费用;(坏账准备,加速折旧)
  • 及时性:企业对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会计六要素

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和基本分类。
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 反应财务状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静态,时点数)
  • 反映经营成果:收入、费用、利润 —— 利润表 收入-费用=利润 (动态,时期数)

资产: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有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产品成本——成本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当期损益——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损失)。

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会计要素的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 对会计要素计量时,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
现在购买相同或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 适用于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
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预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预计销售中的税金-预计销售中的费用 —— 适用于存货的期末计价
现值: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
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 —— 适用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时,其入账成本为现值
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交易日发生的
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 ——适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它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资产 = 权益,此处的权益包括负债(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

  • 某一日期(时点)的要素;
  • 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称为静态会计要素;
  • 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 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 是会计上的第一等式;
  • 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收入 - 费用 = 利润

  • 某一时期的要素;
  • 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称为动态会计要素;
  • 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 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 是会计上的第二等式。

会计科目和借贷记账法

会计科目和账户

科目

会计科目: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

会计科目的分类:

  • 按反应的经济内容分类: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 (具体化)
  • 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和共同类科目
  • 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总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

必备会计科目:

  • 资产类:
    • 流动资产:库存商品,银行贷款,应收账款,原材料,库存现金;
    • 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应收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
  • 负债类:
    •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
    • 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 共同类:清算资产往来,货币兑换,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

账户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以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会计科目仅仅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它不能反应交易或事项的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各项目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

账户的分类和会计科目的分类具有相似性。

  • 按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进行分类: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等;
  • 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不同进行分类: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

账户是用来连续、系统、完整地记录企业经济活动的,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结构。

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 联系: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分类相对应。
  • 区别:会计科目不具有格式和结构,不能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结果;会计账户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能够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结果。

借贷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 “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记账符号:“借”“贷”两个字为记账符号,分别代表账户的左方和右方。
借贷只是纯粹的记账符号,成为会计上的专业术语,用来表明记账的方向,“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利润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 费用
费用 +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成本 + 费用 +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 左边借+贷-,右边借-贷+
  • 收入费用无余额,其余均有余额,余额在增加方

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会计分录

定义: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分录,简称分录。
三要素: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记账方向的符号,即借方或贷方;记录的金额。
分类:简单会计分录(一借一贷),复合会计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

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通过对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分类:

  • 发生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 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 余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 = 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各大栏中的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应该平衡相等,否则,便存在记账错误。

结论:

  • 一般而言,如果所有账户在一定期间内借、贷方发生额合计不平衡,借、贷方余额合计不平衡,则可以肯定本期内记账和结账有错误;
  • 如果两者都平衡,则说明记账和结账可能正确(但不能就此断定记账肯定没有错误)。

局限性:不能发现全部记账过程中的错误和遗漏,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方的平衡关系。
不影响借贷平衡关系的错误通常有:
1.漏记某项经济业务;
2.重记某项经济业务;
3.借贷双方金额同时多记或少记
4.记错有关账户;
5.颠倒了记账方向;
6.偶然发生多记和少记并相互抵消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与账务处理程序

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指记录经纪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财产清查

概述

财产清查: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等财产物资进行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种类:

  • 按清查范围:全名清查和局部清查;
  • 按清查时间: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 按清查的执行系统:内部清查和外部清查

全面清查:对所有的财产进行全面的盘点和核对,特点是内容多、范围广、工作量大、不可能经常进行
何时全面清查:
1.年终决算之前;
2.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前;
3.中外合资、国内合资前;
4.企业股份制改制前;
5.开展全面的资产评估、清产核资前;
6.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前。

局部清查:根据需要只对部分财产进行盘点和核对,特点是清查范围小、内容少,涉及的人员较少,但专业性较强
局部清查的清查对象主要是流动性较强的财产,一般包括:库存现金(日清月结),银行存款(月核对),原材料、在产品和库存商品(月盘),债券、债务(年清)

财产清查的方法与处理

方法

货币资金的清查:
库存现金清查:采用实地盘点法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然后与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相核对,确定账实是否相符;清查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
盘点时,一方面要注意账实是否相符,另一方面还要检查现金管理制度的遵守情况,如库存现金有无超过其限额,有无白条抵库、挪用舞弊等情况;盘点结束后,应填制 “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作为重要原始凭证
银行存款的清查:采用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即将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簿记录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逐笔进行核对,来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
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不一致的原因:
1.可能是企业或银行一方或双方记账过程有错误;
2.存在未达款项。

实物资产的清查:实地盘点法:技术推算法。

往来款项的清查:(应收、应付款项和预收、预付款项)采用发函询证

处理

审批前的处理:根据已经查实的数据资料,填制记账凭证,记入有关账簿,将处理建议报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
审批后的处理: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目标同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指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报表的组成: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四表一注。

  • 四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一注:附注——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来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资产

货币资金

资产

  • 计划购置的资产不属于资产;
  • 融资租入的资产属于承租方的资产,经营租入的资产属于出租方的资产。融资租出的资产和经营租入的资产不属于企业的资产;
  • 资产盘亏或毁损,不符合资产定义,需要将之转入“待处理财产损益”(资产类科目)

(报表科目)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会计科目)

库存现金

定义: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
管理制度:现金限额一般按照单位3到5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确定,交通不便地区可按多于5天、但不得超过15天的零星开支的需要确定。现金收支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不得“坐支”现金
现金的财务处理:设“库存现金”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库存现金的增加,贷方等级库存现金的减少,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期末企业实际持有的库存现金的余额。
现金的清查:如果账款不符,发现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清查 | 短缺 | 溢余
-|-|-
审批前 |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审批后 | 借:其他应收款(有人赔) 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支付他人)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

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的账务处理:设“银行存款”科目,借方登记企业银行存款的增加,贷方登记银行存款的减少,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期末企业实际持有的银行存款的金额。
核对:月度核对对账单,如有差额,应通过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银行余额调节表只是为了核对账目,并不能作为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记账依据;经“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后的金额就是企业实际可动用的银行存款余额。

银行余额调节口诀:加我未加,减我未减

其他货币资金

定义:指企业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和外埠存款。
速记:两银两信一外一存
账务处理: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其他货币资金的增加,贷方登记其他货币资金的减少,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期末企业实际持有的其他货币资金的余额。
会计处理:办理(开立)、收到发票账单、退回余款三个阶段
时间 | 会计处理
-|-
办理或开立时 | 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银行存款
收到发票账单 | 借:在途物资、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其他货币资金——

收到多于退款 |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

应收及预付款项

应收票据

概述: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收到的商业汇票。
分类: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 ——承兑人不同

  • 商业承兑汇票:收到付款通知的当日通知银行付款;接到通知日的次日起三日内(遇法定节假日顺延)未通知银行付款的,视同付款人承诺付款;账户不足支付的,填制付款人未付票款通知书。
  • 银行承兑汇票:按票面金额的万分之五交纳手续费;出票人于汇票到期前未能足额交存票款时,承兑银行无条件付款,并对出票人尚未支付的汇票金额按照每天万分之五计收利息

口诀:

  • 汇票:商业汇票(商业承兑,银行承兑) —— 应收票据;银行汇票 ——其他货币资金
  • 本票 —— 其他货币资金
  • 支票 —— 银行存款

核算:设“应收票据”科目,借方等级企业取得的应收票据的面值,贷方登记到期收回票款或到期向银行贴现的应收票据的票面余额,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期末企业实际持有的商业汇票的票面余额。

小结:

  • 核算票据: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
  • 增加核算:
    • 销售收到: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抵付贷款: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账款
  • 减少核算:
    • 到期收回: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 背书转让: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收票据
    • 贴现: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财务费用(贴现利息) 贷—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概述: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入账价值: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从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增值税销项税额,以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保险费等。(运包保其)

  • 应收账款包括企业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不包括企业给予客户的商业折扣
  • 现金折扣不影响应收账款入账价值

核算:

  • 赊销商品,确认应收账款: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收到款项,冲销应收账款: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额) 贷—应收账款

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科目的企业,预收的账款也在“应收账款”科目核算。如果期末余额在贷方则反映企业预收的账款。关键用途是填资产负债表

现金折扣的计算:

  • 目的:尽快回笼资金
  • 符号:“折扣率/付款期限”表示,如“2/10,1/20,N/30”
  • 确认收入: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
  • 科目:财务费用
  • 注意:折扣包含增值税,折扣不包含增值税

预付账款

概述: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
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置“预付账款”科目,而直接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
应收预付为资产,应付预收为负债
负债少:可能是借不来钱

房地产——预收越多越好

应收股利和应付利息

应收股利概述:企业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和应收取其他单位分配的利润。
账务处理:设“应收股利”科目,借方登记应收股利的增加,贷方登记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企业尚未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收利息概述:企业根据合同或协议规定向债务人收取的利息。
账务处理:设“应收利息”科目,借方登记应收利息的增加,贷方登记收到的利息,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企业尚未收到的利息。

其他应收款

概述: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应收款项减值

应收账款减值损失的确认: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进行评估,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将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同时计提坏账准备。
核算方法:直接转销法、备抵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款项减值只能用备抵法)

备抵法: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建立坏账准备,待坏账实际发生时,冲销已提的坏账准备和相应的应收款项。
采用这种方法,在财务报表上列示应收款项的净额,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了解企业应收款项预期可收回的金额或真实的财务情况。

坏账准备的财务处理(苹果理论)

坏账准备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倒挤) = 期末计算坏账准备金额(需要的余额) - “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已存在的余额,正数)或 + “坏账准备”科目的借方(已存在的余额,负数)
企业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企业发生坏账损失时(确认/发生/转销):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 = 应收款项的账面余额(借) - 坏账准备的科目余额(贷)
【对比记忆】各事项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影响
事项 | 会计分录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
-|-|-
计提或补提坏账准备 |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 下降(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不变,坏账准备增加)
冲回多提的坏账准备 | 借:坏账准备 贷:信用减值损失 | 上升(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不变,坏账准备减少)
确认坏账损失 |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 不变(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减少,坏账准备减少,减少金额相同)
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又收回 |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 下降(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不变,坏账准备增加)

备抵科目(坏账准备):借-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母鸡理论)

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概述: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账务处理:设“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等科目进行核算。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资产类账户)——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假赚:涨价、跌价)
投资收益(真赚,收益已经实现)
(损益类科目),增加在贷方,减少在借方,期末无余额

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当按照金融资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入账金额。
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价款中包含了已宣告但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的,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股票或债券的公允价值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初始确认金额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贷:其他货币资金(支付的总价款)
支付交易费用和增值税
借:投资收益(取得时所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增量费用,手续费、佣金、相关税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其他货币资金(支付的总价款)

鸡蛋理论:虚胖,下蛋(股息),收益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出售时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投资损益进行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款项,即出售价款-出手的手续费用)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
投资收益(差额倒挤)

转让交易性金融资产

转让按照卖出价扣除买入价(不需要扣除已宣告未发放现金股利和已到付息期未领取的利息)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即转让金融商品按盈亏相抵后的余额为销售额。若相抵后出现负差,可结转到下一纳税期与下期转让金融商品销售额互抵,但年末时仍出现负差的,不得转入下一会计年度。

存货

内容

概述: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等。
本质:持有以备出售

成本确定

成本确定: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采购成本——价税费

当期损益——利润表

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计入营业外支出);
2.仓储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须的仓储费用);
3.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4.入库后发生的挑选整理费计入管理费用;
5.采购人员的差旅费通常不计入外购材料的成本,而应计入管理费用。

计价方法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可按照实际成本核算,也可按计划成本核算。
实际成本核算方式下,可采用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

个别计价法: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优点:计算准确
缺点: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

先进先出法(高高低低):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
优点:先进先出法可随时结转存货发出的的成本
缺点: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
*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主流方法):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优点: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缺点:由于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因此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移动加权平均法: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的合计额,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的合计数,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
优点: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
缺点: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

原材料

概述: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原材料的核算:可采用实际成本核算,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科目设置:

  • “材料采购” —— 核算尚未入库存货的实际成本;
  • “原材料” —— 核算入库存货的计划成本;
  • “材料成本差异” —— 核算入库存货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异

核算思路:

  • 实际成本法:采购——>入库(实际成本)——>发出
  • 计划成本法:采购——>入库(实际与计划的材料成本差异)——>发出(计划与实际的材料成本差异)

结转差异(材差:资产类——>借增贷减,借超贷节):

  • 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超支差异)
  • 借:材料采购(节约差异) 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初 + 增 = 减 + 末

周转材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

包装物通过“周转材料——包装物”科目核算
情形 | 分录
-|-
生产过程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 | 借:生产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出租给购买单位使用的包装物 |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出借给购买单位使用的包装物 |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通过“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低值易耗品按照使用次数计入成本费用,金额较小的,可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费用。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主营业务收入/成本
销售材料、提供出租业务——其他业务收入/成本

委托加工物资

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料工费)
内容 | 会计分录
-|-
加工中实际耗用物资的成本 |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支付的加工费用及应负担的运杂费等 |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银行存款
需要交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物资,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 |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银行存款

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计,小规模纳税进,消费税——直销计,连续加工不计)
内容 | 分录
-|-
加工费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加工费税率)
需要交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物资,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的 |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原材料成本+加工费用)/(1-消费税税率)
消费税税率

库存商品

概述:包括库存产成品、外购商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寄存在外的商品、接受来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等。
*已完成销售手续但购买单位在月末未提取的产品,不应作为企业的库存商品,而应作为代管商品处理,单独设置”代管商品“备查簿进行登记。

账务处理:
1.验收入库商品——借:库存商品(实际成本)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发出商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 确认收入——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为售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为成本价)贷:库存商品(为成本价)

存货清查

概述:通过对存货实地盘点,确定存货的实有数量,并与账面结存数核对,从而确定存货实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盘盈盘亏)
天灾不转出人祸才转出

盘亏:扣除回收的残值和赔偿款,计入原材料、其他应收款、管理费或营业外支出
清查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商品或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处理时: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根据造成盘亏或毁损的原因,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借:原材料(回收残料价值)其他应收款(应收的赔偿)管理费用(计量收发差错、一般经营损耗以及管理不善造成存货盘亏)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盘盈:
清查时:借:库存商品或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处理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存货减值

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1.历史成本
2.重置成本——盘盈固定资产
3.可变现净值——存货
4.现值
5.公允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转回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其中,成本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
可变现净值 = 估计售价- 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 估计的销售费用 - 相关税费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存货跌价准备”属于资产备抵类账户,增加在贷,减少在借,余额在贷。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固定资产

概述:同时具有——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寿命一般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特征的有形资产。
分类:

  • 经济用途:生产经营费用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 综合分类:生产经营用、非生产经营用、租出、不需要使用、未使用、土地、融资租入

房地分开:房——固定资产,地——无形资产

取得固定资产

外购固定资产:

  • 不需要安装的动产:借: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 入账价值: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专业人员服务费等(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
  • 需要安装的动产:借:在建工程(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借:在建工程(安装费)贷:银行存款 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等 借:固定资产(入账价值)贷:在建工程
  • 取得不动产或不动产在建工程: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一笔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
企业要将各项单独却认为单独固定资产,并安装各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每一单项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 = 待分配总成本*[该单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各单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之后)]

小规模纳税人购入固定资产:
取得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增值税进项税额计入成本)贷:银行存款等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影响折旧的主要因素: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减残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计提折旧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已提完,无折旧可提)
2.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实际固定资产已经不存在)
3.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不知道土地的寿命)
4.进行改良的固定资产(账目已经转入“在建工程”不是固定资产)
不包括:大修理、小修理的固定资产(需要提折旧)。

计提折旧时间: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

  • 当月增加,当月不提,下月开提;
  • 当月减少,当月照提,下月停提。

无形资产摊销:

  • 当月增加,当月开摊;
  • 当月减少,当月停摊;
    固定资产折旧滞后一个月。

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复核: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
待办理竣工结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调价不调折旧)

折旧方法——分摊

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均摊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原价(1-净残值率)]/总工作量
月折旧额 = 当月工作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折旧率双倍
余额递减——每一年折旧扣前面折旧
前n-2年不考虑净残值,其他方法都考虑净残值,最后两年用直线法
年折旧率 = 2/预计使用年限 100%(不考虑残值率的直线折旧率的两倍)
折旧额 =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折旧率

年数总和法
先求出最后一年的折旧额,再求其他年的折旧额
折旧率 =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100%
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 - 预计减残值)
折旧率
注意: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扣减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累计折旧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研发支出(技术研发用固定资产折旧)管理费用(行政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折旧)销售费用(销售部门用固定资产折旧)在建工程(用于工程建造的固定资产折旧)其他业务成本(经营出租的固定资产折旧)
贷: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

更新改造支出(资本化)、修理支出(费用化)

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更新改造):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
1.固定资产转入改扩建时:借: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发生改扩建工程支出时: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
3.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借:营业外支出(差额倒挤,影响损益)银行存款或原材料(回收残值)贷:在建工程(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4.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5.转为固定资产后,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更新改造后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 = (改造前固定资产原值 - 累计折旧 -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资本化的更新改造支出 - 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更新改造期间不计提折旧
原-旧+新

费用化支出(修理费、维护费)
借:管理费用(生产部门、管理部门固定资产修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机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出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大修理费用如果符合资本化条件则应资本化

处置固定资产

概述:固定资产的终止确认,具体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
企业出售、报废或毁损的固定资产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清理的净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1.将固定资产清理时的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支付清理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3.固定资产处置回收价值
借: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或原材料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固定资产处置实现盈余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资产处置损益
5.固定资产处置形成亏损时
借:资产处置损益 贷:固定资产清理
6.固定资产发生毁损和报废,仍然使用“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

固定资产清查

盘盈:按前期差错处理,盘盈当时: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盘亏:当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处理时:借:其他应收款(保险赔款或责任人赔款)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现金、存货和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对比
*|盘盈处理|盘亏处理
-|-|-
现金|追加“营业外收入”|追加“管理费用”
存货|冲减“管理费用”|1.追加“其他应收款”、“管理费用”和“营业外支出”;2.管理不善导致盘亏的存货,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固定资产|重大前期差错处理|追加“其他应收款”和“营业外支出”

固定资产减值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无需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的差额,应当按照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旦计提,以后期间不得转回。

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

无形资产

概述: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特征:

  • 不具有实物形态;
  • 具有可辨认性。(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
  • 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

内容: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特许经营、专营权)

初始计量:通常按实际成本计量,即以去的无形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成本。

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基本原则:

  • 研究支出——管理费用
  • 开发支出
    • 不符合资本化条件计入管理费用
    • 符合资本化条件
      • 无形资产
      • “研发支出” 借方余额

一般会计分录
1.发生研发费用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
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2.将研究费用列入当期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3.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费在无形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入无形资产成本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摊销

摊销范围: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进行摊销(要摊销、要减值);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不摊销、要减值)
应摊销金额及摊销时间: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通常其残值应当视为零,当月增加,当月开摊;当月减少,当月停摊
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直线法、生产总量法
账务处理:企业应当按月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减值

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总结:能转回的准备,坏(坏账准备)蠢(存货跌价准备);不能转回的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处置

出售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记入“资产处置损益”

长期待摊费用(资产类科目)

概述: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
企业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取得可在当期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等科目。
摊销长期待摊费用,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摊销完毕的长期待摊费用。

负债

概述: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分类: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概述: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款项。
1.取得短期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2.期末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3.归还短期借款利息
借:应付利息(归还已经预提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借:财务费用(利息没有预提,直接支付)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4.归还短期借款本金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短期借款的利息可以先预提,后支付;也可以不预提,直接支付。

应付及预收款项

应付票据

概述: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手续费走财务费用。

应付账款

概述:企业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包含:购买货物的价款、增值税进行税额、销售方代垫费用。
应付账款的核算内容与应收账款核算内容相同。 应付账款附有现金折扣的,应按扣除现金折扣前的应付款总额入账,在折扣期内付款而获得的现金折扣,应在偿还应付账款时冲减财务费用;应付账款附有商业折扣的,应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应付款总额入账。

预收账款

概述: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
预付——资产;预收——负债
预收账款不多的企业,可不设“预收账款”科目,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

1.取得预收账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2.发货时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收到补付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应付利息和应付股利

应付票据产生的利息不计入“应付利息”科目,计入“应付票据”。

其他应付款

其他应付款:除……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暂收的款项,如应付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租金、租入包装物租金、存入保证金等。

项目 核算内容
其他应付款 应付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租金,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存入保证金等
其他应收款 应收取的赔款,应收的出租包装物的租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存出保证金等

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工资、奖金、津贴和福利
计提工资: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发放工资

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确认和发放

重点关注: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和计入当期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的金额
企业向职工提供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可以采用成本计量。

自己生产的商品当工资发放给职工视同销售(销项税额),购买商品给职工记进项税额转出。

应交税费

概述

增消个企税,城(建)烟关资船,环城(土)耕房契,车(车辆购置)印车(车窗税)土完。

应交增值税

老三: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进口 16%
新三:服务(交建邮电现生金)、无、不 9999666669

一般纳税人:一般计税法,简易计税——销项-进项 16%
小规模纳税人——简易计税 3%

销售额 = 含税销售额 / (1+征收率)

应交消费税

征收方式:从价定律、从量定额、即从价定律又从量定额复合计税

应交其他税

应纳税额 = (实纳增值税 + 实纳消费税)*适用税率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

借: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企业净资产=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特征:
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2.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实收资本

实收资本——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溢价
股本——股份——股本溢价

实收资本(股本)增加的核算
增加渠道| 会计处理
-|-
资本公积转增 | 借:资本公积 贷:股本(实收资本)
盈余公积转增 | 借:盈余公积 贷:股本(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所有者投入 | 借: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 贷:股本(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溢价)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和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属于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调整

实收资本(股本)减少的核算
减少渠道 | 会计处理
-|-
一般企业撤资 | 借:实收资本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股份有限公司回购股票 | 回购股票时:借:库存股(属于股本和资金公积的备抵帐户) 贷:银行存款

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公积溢价):反映企业实际收到的资本(或股本)大于注册资本的金额。

手续费冲减溢价。

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
可供分配的利润 = 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 + 年初未分配利润(或 - 年初未弥补亏损) + 其他收入

分配顺序依次是: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火锅理论

火锅:1实收资本/股本 2资本公积 3盈余公积 4未分配利润

交易事项 留存收益 所有者权益
实现利润 + +
宣告分红 - -
盈余公积转增股本 - 不变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不变 不变
回购股票 不变 -
注销股本 减少 不变
回购+注销 减少 减少
提取盈余公积 不变 不变
盈余公积补亏 不变 不变
盈余公积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减少 减少
公司接受外部投资 不变 +

收入、费用和利润

收入-费用=利润

收入

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天天发生;
日常活动的性质: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经营业务的主次:主页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材料、出租业务)
商业折扣
现金折扣

提供劳务收入:同一会计期、不同会计期
完工百分比/履约进度

让渡资产使用权: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固定资产、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股权投资的股利收入
不包括处置**

费用

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
包括:成本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和税金及附加)和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收到钱——借银存

税金及附加: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
计提&实际支付

借:税金及附加 贷:银存
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缴纳税款的时间;房车土印不计提

期间费用(销管财):借——销管财 应交税 贷:银存
财务费用:利汇手现

利润——九宫格理论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
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信用减值损失 - 资产减值损失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投资收益(- 投资损失) + 其他收益 + 资产处置收益(- 资产处置损失)
即除了营业外收支和所得税费用,其他损益类项目都应纳入营业利润的计算

九宫格理论
营业收入 - NONE(一本一税2失4费4益) =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 +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 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 - 所得税费用 = 净利润

营业外收入:双非负债,盘捐罚长
营业外支出:三非债,盘捐罚

所得税费用 = 当期所得税 + 递延所得税(费用) = 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 递延所得税(递延负债发生额-递延资产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

财报

资产负债表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时点数
左侧按流动性大小由大到小排列,右侧由还债日期的远近由近及远排列(本质都是由流动性大小排列——也即变现能力)
结构:

  • 表头:报表名称、编制单位名称、资产负债表日、报表编号和计量单位
  • 表体:主体——账户式(左右结构)和报告式(上下结构)

填列方法:
1.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
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直接填列:短期借款、资本公积等
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 = 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 其他货币资金
2.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收+收 付+付 借+借 贷+贷;有坏帐扣坏账
3.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帐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4.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5.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借加贷减

利润表

利润 = 收入 - 费用
多步式格式

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信用减值损失 - 资产减值损失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投资收益(- 投资损失) + 其他收益 + 资产处置收益(- 资产处置损失)
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费用

营业收入 = 主营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 = 主营业务成本 + 其他业务成本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总量变动、结构变动
单独列示:

  • 综合收益总额
  • 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
  • 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 提取的盈余公积
  • 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

附注

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