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社會學第一講:從身體「淹沒」到身體「浮現」的社會學

是「返⾝」,更是「反⾝」(reflexive)。

讲义来源于网络,感谢李明璁老师的公开分享,这里只作整理引用,未作任何篡改。

主題:從⾝體「淹沒」到⾝體「浮現」的社會學

李明璁(台⼤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2018/3/14 19:30-21:30 台灣⼤學博雅講堂 102
[email protected]

指定閱讀⽂章:
Brenda Farnell, 2012, Dynamic Embodiment for Social Theory. Ch. 2.
Chris Shilling,2010,⾝體與社會理論。第⼆章。


PART. 1 從哲學前進⾄古典社會學的⾝體

⼈的存在基礎就是⾁⾝。
⼈類的存在狀態,是⾝體和⾃然關係的總和。
但⻄⽅⽂明的核⼼學問:哲學,卻⼤多傾向於將⼈的存在,視作由精神與意志所決定。
⾝體被⼼智化,同時亦去感官化、去物質化。

社會學的誕⽣,或多或少改變了上述思路。
尤其是⾺克思的唯物史觀:「是⼈的存在決定意識」,⽽⾮反過來。
「(⾝體)勞動不僅改變外在(⾃然)世界,也影響⼈⾃⾝的發展。」

社會學其實是最早認肯「⾝體」重要性的⼈⽂學科。
⽐如⾺克思論「勞動異化」、⾱伯論「科層官僚體制下的理性化」、 涂爾幹論「⽀撐道德秩序建⽴的實體⾏動」。
然⽽⾝體雖看似在場,終究卻⼜「缺席」(absence,Chris Shilling ⽤語)。
或可更精確地說,是被「淹沒」了(submergence,Bryan Turner ⽤語)。

「⾝不在焉」:明明在場,卻沒被看⾒。

古典社會學為什麼會產⽣如此「⾝體既在場⼜不在場」的⽭盾?
⼀、關注「社會整體變遷」的因果和動能,多於個體⼈的處境轉變。
不是說不重視後者,⽽是將後者置於前者歷史潮流的「底下」、「裡⾯」。
也就是所謂宏觀的、結構論式的社會學認識論基礎。

⼆、即便關注個體,也多半回頭聚焦於其意識和⼼智。
這是古典社會學家對哲學的「欲拒還迎」。
⽐如:⾺克思關注勞動異化,卻沒深⼊討論「⼯⼈⾝體如何內化這個異化他的資本主義 結構」,或者「以這個被異化⾝體為出發的反抗如何可能」。
反倒是跳回意識層⾯討論「(無產階級的)虛假意識」或「(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

三、現代社會中⽇益清晰⽽擴⼤的公私領域劃分狀態,也讓社會學的關注產⽣傾斜。
即使是相對⽽⾔注重「個⼈」的「微觀⾯」社會學(⽐如符號互動論), 還是傾向於將⾝體存⽽不論。
⽐如⽶德,在《⼼靈、⾃我與社會》 就明確指出:⾝體和「⾃我」截然不同。


PART. 2 ⾝體在社會學中「重新浮現」

社會學如何迎接⾝體的重返?
脈絡:1960 年代的反⽂化(counter-culture)運動、與各種新社會運動所共同推進的 「⼤拒絕」(Great Refusal)潮流。

當社會學的「全控觀」批判(如新⾺克思主義、結構主義、法蘭克福學派), 遇上了新社會變遷過程中各種「新⾏動主體」的誕⽣。

「⾝體化」是這些新運動中,新主體、新樣貌的回應。

例:⾺庫⾊看似「悲觀批判」之集⼤成:《單向度的⼈》, 卻啟蒙了「活⽣⽣的⼈(及其⾝體)」。
因為意志和精神都被控制,腦被洗得徹底了(全⾯的單向度化), 唯⼀殘存反抗可能的或許僅剩⾝體 。

1980 年代開始,在傅柯的號⾓吹響下,⾝體社會學重新建⽴。
不僅是將⾝體拿來當作研究對象的社會學, 更企圖把社會學倒過來、透過「⾝體化」來重新研究。
此外,⼥性主義、消費主義、福利國家、⼈⼝⽼化、科技媒介等因素更推波助瀾。

⾝體由此重新浮現:是「返⾝」,更是「反⾝」(reflexive)。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