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社會學第九講:身體的衣著與消費

⾐裝不只是作為蔽體的功能物件,更是⾝體展⽰或修飾的媒介, 在這個審美系統中持續產⽣意義和認同的拉鋸。

讲义来源于网络,感谢李明璁老师的公开分享,这里只作整理引用,未作任何篡改。

主題:⾝體的⾐著與消費

李明璁(台⼤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2018/3/14 19:30-21:30 台灣⼤學新⽣教學館 102
[email protected]

指定閱讀⽂章
Peter Corrigan,2010,「虛構的⾝體:⼀個新的歷史」, 收錄於《⾐裝的社會:⾐裝與⾝體的意涵》,第四章。
上野千鶴⼦,2017,「內褲的休閒化」、 「鏡⼦國度的⾃戀」、「覆蓋性器的絹質保鮮膜」, 收錄於《裙底下的劇場》,第三⾄五章。
Anna Schober,2002,「前⾔」、「重新閱讀解釋」、 「後記」,收錄於《⽜仔褲》。


Part 1. ⾐著的論述與象徵⾾爭:束腰 vs. 反束腰

近代⻄⽅對古希臘維納斯雕像的迷戀,認為那就是所謂美好⾝體應有的「⾃然」曲線。
此論述設下了⼀套審美的神話系統。

⾐裝不只是作為蔽體的功能物件,更是⾝體展⽰或修飾的媒介, 在這個審美系統中持續產⽣意義和認同的拉鋸。

⼗九世紀初期,⼀股反⼯業化的浪漫主義藝術傾向,崇尚⾃然、「誠實」。
反映在⾐著上的⾵潮,就是對⼈造飾品(⽐如假花、蝴蝶結等)、假髮、假指甲、 與各種緊縮物件(如束腰)或填塞物件(如胸墊)的拒斥。

Merrifield, Dress a Fine Art (1854): 「穿著必須誠實反映你的社會地位。合宜⽽美的穿著是為了展⽰真實,⽽⾮扶持謊⾔。」
這種「反偽裝」的「誠實⾵」穿著主張,進⼀步結合了性別與⾝體管理。

「以⾐著掩飾⾝體缺陷」,被認為是⼀種藉由穿著的欺騙⾏為。
因為⾝為未來的婚配對象,⼥性有義務預先呈現⾃⼰⾝體的「真實樣貌」給男⽅知道。

雖然對⾐著的「誠實」美學主張,現在看來有些荒謬, 但放在當時脈絡,反過來說它其實有些進步意義。
因為他們主張「回歸⾃然」,所以反對當時盛⾏的⼥性束腰,認為有礙⾝體健康。

束腰是⼀種透過近乎⾃虐的⾝體化⼿段(如中古世紀⼥性的禁⾷), 達成某種宗教上的神聖性體驗和展現。

相對於男性,普遍可使⽤各種「⾝外之物」來彰顯權⼒或優越感, ⼥性卻除了⾝體(和⾐裝)以外別無所有。

束腰於是成為⼀種透過可⾒的、⾝體化的「犧牲」,來展⽰道德性和神聖感。
藉此成為「⽂明的淑⼥」,與「未經教化的野蠻⼈」產⽣明確區隔。

越緊的束腰意味著⾝體越難於投⼊勞動,這也達成了⼀種社會區辨效果:被勒緊的⼥性都是不⽤勞動的⼥性,能象徵其⽗親或夫家擁有⾜夠財富。

有錢階級必須透過「有閒」的符號來強化其⽂化資本。
家中擁有眾多被束腰勒緊、穿著華服、無所事事⽽只需四處社交的⼥眷, 是男性資本家⾃⼰必須禁慾勤⼯的對位展演。

整體來看,「束腰vs. 反束腰」的⾐著論述與象徵⾾爭, 乃⾄於「反束腰」論述內在的、某種既進步卻⼜保守的意識形態,都說明了⾐著與⾝體關係的構成,有多麼緊密⼜幽微地和社會結構與變遷交織在⼀塊。


Part 2. ⾐著的時尚動能:順流 vs. 泛流

社會學家⾱伯倫(T. Veblen)與⿑美爾(G. Simmel), 是最早⽤社會階層與社會區隔/整合的觀點,來討論⼈們追求⾐著時尚的動能。

⾱伯倫: 1899 年《有閒階級論》

時尚體現了⼀種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的迴路過程:

  1. 有閒階級為了鞏固他們⾃⼰的社會地位,並藉由外顯消費⽽與勞動階級有所區隔,便不停地創造出更奢華、更新的服飾與裝扮模式。
  2. 時尚透過下層階級開始模仿有閒階級的⾵格⽽廣為散佈。

⿑美爾:1904 年《時尚哲學》

  1. 時尚「內容」可能改變,但其「架構」卻不會改變。
  2. 時尚是菁英階層不斷為了製造區隔⽽進⾏的⽂化「創造」,與⼀般⼤眾或地位較低 者不斷進⾏「模仿」,這兩者反覆循環的結果。
  3. 時尚因應兩種看似⽭盾、其實⼀體的社會⼼理需求:追求與⼤眾⼀致的「求同」渴望,以及實踐個⼈主義的「求異」想望。

歸納來說,這是⼀種 Trickle-down Theory(順流涓滴理論)。

直到 1969 年,社會學者布魯默(Blumer)在《社會季刊》發表 『時尚:從階級區隔到集體選擇』⼀⽂,才開始有了不同的解釋取徑。
也開啟在時尚社會學研究中與「順流理論」相對應的另類架構:「泛流理論」。

菁英階層雖具有極⼤影響,卻無法完全控制時尚品味。
菁英團體創造時尚所帶來的「名望」感,對於中下階層的模仿或許有影響,但這也須要社會⼤眾能認同這樣的品味才⾏,由此布魯默提出了「集體選擇」的概念。

Blumer 提出當代時尚形成機制的四項特質:

  1. 歷史持續性與時尚潮流(fashion trend)
  2. 時代的精神(spirit of the times)
  3. 集體品味
  4. ⼼理動機

接續 Blumer 的理論,80 年代有許多學者紛紛呼應以「泛流理論」取代「順流理論」。例證:⽜仔褲、龐克與嘻哈。

  1. 模仿的動機不只是追求名望與炫耀,也可能是⼀個更具⽂化與⼼理認同的選擇過程。
  2. 過去時尚概念的創造來⾃菁英階層,但今⽇的時尚卻經常發源於街頭。
  3. 各種不同形式對上層階級時尚的仿冒、拼貼甚⾄惡搞,使得既有的時尚意義不斷產 ⽣變化,有時是鞏固、有時卻是稀釋、錯亂甚⾄摧毀。
  4. 次⽂化資本(sub-cultural capital)與差異化的⾝體資本,對 Bourdieu ⽂化資本概 念的再補充(不是反對或推翻,⽽是擴充)。

⾐著所媒介的想像世界,是如何帶領⾝體「⽣活在他⽅」。
時尚既是後福特主義、分眾市場化的資本主義刺激消費新⼿段,也可能是消費者主權和能動性地展現。
這將⼀直會是許多現代⼈每⽇⽣活中持續不斷⾯對的選擇。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