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社會學第七講:身體的勞動與展演

休閒時間真的是全然為你⾃⼰所擁有的嗎?
愈是⾝體化(embodiment)、與感官或情緒相連結的⼯作, 短期內愈難被⼈⼯智慧所取代(ATM 提款機的個案研究)。

讲义来源于网络,感谢李明璁老师的公开分享,这里只作整理引用,未作任何篡改。

主題:⾝體的勞動與展演

李明璁(台⼤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2018/5/2 19:30-21:30 台灣⼤學博雅講堂 102
[email protected]

指定閱讀⽂章
Chris Shilling,2009,「勞動的⾝體」, 《⾝體三⾯向:⽂化、科技與社會》第四章。
陳美華,2017,〈美髮作為⾝體⼯作:從苦勞到美感協商的⾝體化勞動〉。 《臺灣社會學刊》第62期,⾴1-58。
李明璁、林穎孟,2013, 〈從情緒勞動到表演勞動:臺北「⼥僕喫茶(咖啡館)」之⺠族誌初探〉。 《臺灣社會學刊》第53期,⾴103-141。


Part 1. 勞動研究的⾝體轉向

只要討論勞動,其實就涉及⾝體。但切⼊點與討論⽅式,還是有直接與間接的差別。

古典社會學的談法⽐較間接。
主要是將勞動放在「⼯薪勞動」這個「正式活動」的範疇、及其被設定的社會環境。

當代的⾝體社會學則更直接聚焦在「⾝體勞動」本⾝。包括三個層次:
⼀、與⼯薪勞動有關但⼜「⾮正式」的⾝體勞動
⼆、⽂化性的⾝體勞動
三、再⽣產性的⾝體勞動


Part 2. ⼯業⾝體與勞動異化

⾺克思關注勞動的異化(alienation): ⼈的意識跟⾃⼰的⾝體勞動疏離、 ⼈跟其他⼀起勞動的其他⼈疏離、 ⼈跟他所製造⽣產出的東⻄疏離。

E.P. Thompson:「⼯業⾰命帶來了剝削本質和強度的改變」。
新的勞⼯階級的⾝體必須被「重新改造」、從⽽整編到新的⽣產秩序中。

⼀、⾝體強迫:
既存勞動者必須重新納⼊⼯廠作業體制並服膺新的意識形態: 「沒有勞動⼯作,就沒有可供購買⽣活的薪資」。
問題是:這個薪資是基於資本利潤計算的剩餘價值的結果,⽽不是⽣產成果的共同分享。

⼆、時空重整:
傅柯:現代⼯廠為了提⾼⾝體的產能,於是就把勞動⾝體關住、區隔、分級。
「關住」:⾝體被禁閉在⼯廠(雇主私產),⽽且是廠內的特定、有限活動空間。
「區隔」:已職務分⼯為由,在空間安排上把⼈們分隔開來,弱化⼈際有機互動。
「分級」:管理者按照不同技能和速度、及其所產出產品的狀況,將⾝體進⾏評⽐分類。

與空間配製同步並進的是「時間重構」。

資本主義的時間觀, 如今已擴散全球。成為⼀種幾乎放諸四海皆準的⽣活結構。

⾱伯論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禁慾、儉樸、守時,早期資本主義重要精神。

E.P. Thompson:「受僱者感覺到,雇主的時間和『他們⾃⼰的』時間,這之間存在著鴻溝。 因為雇主必須想辦法徹底使⽤他所雇⽤的勞動者的時間,並確保這些時間不被浪費。 現在,時間就是⾦錢;時間不再是⽤來被度過的,⽽是⽤來被花⽤的。」

由此,對多數受僱者來說, 時間就逐漸被分割成:雇主擁有(我出賣給他)的⼯作時間、 以及我⾃⼰(理論上擁有)的休閒時間。

問題是:休閒時間真的是全然為你⾃⼰所擁有的嗎?


Part 3. 從福特主義到後福特主義

資本主義⼯業發展對⾝體勞動控管的三部曲: 強制納⼊暴⼒監控、集體化的訓練管理(福特主義)、個體化彈性治理(後福特主義)。

「科學管理」在⼆⼗世紀初成為取代「暴⼒監控」的⼿段。
當「管理」取代了「管束」,把⾝體從奴隸性的被動制約(懲罰)狀態, 透過「教育訓練」,⽽轉化成⼀種主動可以巧妙聯結到機械連動的裝置。

motion-and-time studies: 「讓⾝體勞動有效跟上機器裝配線」。

⼆⼗世紀後半,福特主義⾯臨成⻑停滯的瓶頸,以及來⾃勞⼯階級集體的挑戰。
後福特主義,作為回應電腦化、資訊化、機器⼈化年代的新的制度性安排。
特徵:集體化、統⼀管理的式微,轉⽽朝向個體化、「彈性專業化」。

Flexible specialization: 契約外包、兼職⼯作、彈性雇⽤、⼩批商品流動、⾮物質性服務產業、分眾市場。

後福特主義的另⼀個重要樣貌: 消費美學逐漸取代⼯作倫理(社會學家 Bauman 語),成為⼈們產⽣認同的核⼼。

隨著⼯薪勞動產⽣了彈性、個體化的變化,「⽂化性的⾝體勞動」,則變得⽇益重要。
Bourdieu 講的⽂化資本乃⾄⾝體資本,成為⼈們希望透過⽂化性⾝體勞動能累積的。
⽐如鍛鍊、減肥,去除「沒有⽣產⼒」的贅⾁,管理好⾝體就是第⼀步。


Part 4. 情緒勞動與表演勞動

⼥性進⼊職場,⼤量從事⽇漸增多的新⼯作機會:「情緒勞動」。尤其是在各種服務業。

Hochschild:情緒勞動(emotional labor)
(⼀)基於⼯作考量,依職務⾓⾊任務與規範⽽⾏動,這些⾏動包括外顯或內隱的控制。
(⼆)是⼀種調節情緒感受及其表現的⼼⼒付出。
(三)透過⼯作中的各種⼈際互動來進⾏。

⽽晚近發展出的「表演勞動」或「美學勞動」,則在以下兩⼤⾯向與情緒勞動產⽣差異:
⼀、勞動前提與框架
⼆、勞動實作與呈現

在表演勞動場域中,提供與接受服務雙⽅最在意的,並⾮情緒勞動關切的「真⼼誠意」, ⽽是這個(次⽂化)劇場化空間中的遊戲感受,能否透過勞動的施受得以落實。

換⾔之,表演勞動所強調之「表演性」的付出,並⾮隨機任意⽽為, 或只是情緒勞動中的「配合扮演」罷了, 更是基於這個⽂化場域背後、賦予這⼀切具有獨特意義的⽂本系統∕脈絡。

因此和「最好不要被發現正在假裝」的情緒勞動不同, 表演勞動反倒是表演本⾝能被雙⽅清楚知覺, 能彼此配合共同完成此⼀幻想情境互動。

簡⾔之,表演勞動必須包含以下兩個要件才能成⽴:
(1) ⼯作者與接受服務者, 必須清楚明⽩且同意接受雙⽅正在進⾏⼀個情境式的虛假表演。
(2) ⼯作者⼼中渴望成為⾃⼰正在勞動的那個(虛擬)⾝分⾓⾊,但卻⼜清楚明⽩在現實⽣活中無法真正地「變成」那個⾓⾊


Part 5. ⾝體勞動的未來式:從「⾃由⼯作」到⼈⼯智慧

英國社會學家研究證實: 相對於有參與⼯會並受其保障的藍領階級, 多數看來能夠⾃主掌握⼯時、採責任制的⽩領上班族,其平均加班時間反⽽更⻑。

彈性⾃主化的⼯作者,擁有專業程度較⾼的技術, 在所謂責任制的框架下,容易產⽣較⼤⾃我期待焦慮乃至壓⼒。

Zygmunt Bauman:「網路極⼤地促進和提⾼了不間斷的勞動再造(reinvention)」。
與其說辦公室消失了,其實它無所不在, 在你的掌中,也在你開著的各種畫⾯、甚⾄是離線但被預期不久將⼜出現的視窗。

在未來,⼈⼯智能與機器⼈會不會取代⼈的勞⼼或勞動?
「莫拉維克悖論」(Moravecʼs paradox): AI 雖可⽐成⼈更精於演算,卻無法及於幼兒⼀般的敏銳感知並做出系列⾏動。

愈是⾝體化(embodiment)、與感官或情緒相連結的⼯作, 短期內愈難被⼈⼯智慧所取代(ATM 提款機的個案研究)。

🙏感谢🙏